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孕期是不是必须要补DHA?

发布时间:2017/11/15 发布者:玛珂迩妇产医院


      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们爱比赛,所以在方方面面都要一较高下。偏偏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靠数据来说话的,比如身高,比如成绩。这些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儿,数据摆在那里,谁都不能质疑。



可是有些事情不可量化,比如未来。


        孩子的未来很难量化,也很难预测。从它还是一颗受精卵的时候,比较就开始了。其实,这件事本身不具备什么可比性,但还是会有人拿着两张B超单子来问为什么别人的胎芽是0.5cm,而自己的胎芽是0.4cm。要知道,这0.1cm可能仅仅是一个误差罢了,却会让孕妇纠结很久。



        在众多起跑线中,智商或许是为人父母者最关注的。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孩子的智商超过自己,甚至超过绝大多数人。然后呢,科学家就研究出一种叫DHA的东西,冠以『脑黄金』的称号,你说带劲不带劲?吃了这个,就跟打通任督二脉的意思差不多。


DHA到底是啥?




        DHA是一种脂肪酸的简称,它的全名是“二十二碳六烯酸”(结构简式C22:6,ω-3),就问你带劲不带劲,整个碳链长度比我的秋裤都长!孕期之所以会更关注DHA,因为它长相奇特且大智若愚,分子结构中不仅碳链最长、双键最多,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,与胎儿的神经发育(大脑)和视力形成(视神经)有着密切联系。


        DHA是构成胎儿脑组织的重要成分之一。婴儿大脑含60%脂肪,其中20%是ω-3 脂肪酸(主要是DHA+EPA)。研究表明,孕期和哺乳期若能摄入充足的DHA,那么对宝宝的精神、视力和免疫系统发育以及长期的认知能力都有好处。在这方面,科学家确实没说假话,DHA真的很关键。


需要补DHA吗?


        在讨论到底要不要补DHA之前,首先要看你缺不缺。如果摄入量足够,并不缺乏DHA,那就不用补。但是如果不够,就得考虑补了。


        2004年的一项膳食调查发现,中国孕妇群体每天DHA的平均摄入量为11.83毫克~55.30毫克,内陆地区的摄入量显着低于河湖和沿海地区的摄入量[4]。最新的调查显示,目前中国成年人每天摄入的DHA和EPA总量平均只有37.6毫克[5],远低于上述推荐量。这表明,我国成年人的DHA摄入量不容乐观,对于女性来说,在孕期就更加需要重视。



        因此,《中国孕产妇及婴幼儿补充DHA的专家共识》认为:机体维持适宜的DHA水平,有益于改善妊娠结局、婴儿早期神经和视觉功能发育,也可能有益于改善产后抑郁,以及婴儿的免疫功能、睡眠模式等。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孕产妇维持DHA水平,以利母婴健康[6]。


如何获得DHA?


简单来说,就是“以吃为主,以补为辅”。


       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产妇在孕期及哺乳期每日摄入的DHA不少于200毫克,可以通过膳食来加强。


        鱼类和海鲜是DHA的重要来源,如黄花鱼、沙丁鱼、鲈鱼、金枪鱼、鲇鱼、鲫鱼、带鱼等鱼类,以及虾、海蟹、贝类、墨鱼等海鲜,它们都富含DHA。其中,100克带鱼和大黄花鱼分别含有80毫克和90毫克DHA,正儿八经吃两口这个,一天所需的量就够了,但请一定吃熟的。这里多嘴说一句刺身的事儿,如果不能保证食物来源和卫生状况,最好不要在孕期生吃。



        食用富脂海产鱼时,也要考虑可能的污染物情况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推荐孕妇在孕期每周吃鱼300克~400克,应尽量避免吃汞含量较高的鱼。


        除鱼虾类外,其他食物中的DHA含量都很少。不过,直接含量少不要紧,只要有足够的DHA原料就可以。比如食物中的α-亚麻酸在体内可以部分转化为DHA,含α-亚麻酸最丰富的食物是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,含量高达50%~60%。因此,如果想获取充足的DHA,孕期可在食用油多样化的基础上,适当增加一部分亚麻籽油或紫苏籽油。不过,还是应当以食用鱼虾类为主,因为α-亚麻酸的转化率只有1%左右。


是否要吃DHA补充剂?


        鱼类和海鲜依然是最好、最值得推荐的DHA来源。它们不但含有DHA,还提供优质蛋白、维生素A、铁、锌等微量营养素,是孕期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果可以,还是应该尽量通过食物来获得所需的DHA。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的建议,孕中期和孕末期每天应摄入50克~100克鱼虾类[7]。


不过,这并不意味着DHA补充剂毫无用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