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产后妈妈”别忘盆底康复

发布时间:2017/01/21 发布者:玛珂迩妇产医院

   妈妈们都知道产后积极进行塑身锻炼的重要,却不一定晓得盆底康复也是产后必做的功课。如果不注意盆底肌肉的功能恢复,会给产妇以后的生活带来“不便说”的困扰。到底是啥烦恼,如何避免?一起来看!


什么是盆底?


   骨盆底,俗称盆底,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,这些肌肉和筋膜一起像一张“吊网”一样封闭骨盆出口,将尿道、膀胱、阴道、子宫、直肠等器官紧紧吊住,维持这些器官的正常位置,使其行使正常功能,如控制排尿排便、维持阴道紧缩度、增进性快感等。


盆底肌肉松弛会怎样?


   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因为退化、创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薄弱,这张“网”弹性就会变差,向上承托的力量不足,便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,包括张力性尿失禁、尿潴留、便失禁、排便困难、盆腔脏器脱垂和性生活质量下降等,其中张力性尿失禁、盆腔脏器脱垂、性生活质量下降较多见。


不同疾病临床表现不同:


   张力性尿失禁指腹压增加时有尿液不自主流出,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不漏尿,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、跳绳、跑步等导致腹压增加时尿液自动流出,严重者需要长期使用护垫,经常漏尿使身上有一种难闻的尿味,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,所以在国外,张力性尿失禁又有“社交癌”之称。


   盆腔脏器脱垂包括子宫脱垂和阴道前/后壁膨出,也是盆底功能障碍常见的疾病,轻者无症状,重者自觉阴道内有肿物脱出,部分产妇合并张力性尿失禁。


为什么产后要进行盆底康复?


  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很多,根据医学研究结果,怀孕和分娩本身就可以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,怀孕以后随着子宫增大,由于重力作用,盆底结缔组织受到向下的压力,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;怀孕后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,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,增加盆腔脏器脱垂的风险;分娩时受到胎头挤压,盆底拉伸延长,肌肉高度扩张,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;产钳、胎头吸引器等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、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、尿道括约肌力量下降,导致张力性尿失禁发生。


上一篇
LAST ARTICLE
返回文章列表
下一篇
NEXT ARTIC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