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新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困扰,发现自己开始出现一些漏尿、性交不快、阴道异常等情况。出现这些现象,其实是盆底肌出现了一些问题,需要进行盆底康复训练。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什么是盆底?
盆底的范围比较广,从盆腔腹膜一下到会阴皮肤的全部肌肉筋膜层,由上而下依次为:腹膜、盆内筋膜、盆隔、尿生殖膈、肛门外括约肌以及尿生殖肌群浅层。
盆底起着双重功能,一方面承托盆腔、腹腔脏器以及协调排便自制活动。如果盆底结构或者功能出现异常,就会出现功能性直肠症候群,比如像大小便失禁、直肠突出、直肠内套、出口梗阻型便秘等。组成盆底的横纹肌有肛提肌、耻骨直肠肌、尾骨肌、前会阴肌和后会阴肌。
哪些症状需要进行盆底康复?
1、盆底肌肉松弛:产后女性,以及3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。
2、尿失禁:出现压力性的尿失禁、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以及混合性尿失禁。
3、器官脱垂:出现轻度的子宫脱垂、膀胱脱垂、直肠脱垂。
4、阴道异常:阴道痉挛、阴道松弛。
5、性交不快:出现性交疼痛、无性高潮、性欲下降等。
6、伴随有一些产褥期症状。
7、术后疤痕疼痛。
8、患有发复性阴道炎,以及尿路感染者。
盆底康复都有哪些作用?
怀孕和分娩是引起盆底肌肉损伤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,十月怀胎,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,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也会随之增大,盆底肌肉的弹性极限会受到挑战,在分娩时盆底肌肉会更加进一步受到来自胎儿的挤压和拉扯。
除此之外,如果在妊娠期间体重增加的过多,超过20kg,或者多次生育,胎儿巨大,使得在分娩时出现难产,需要通过产钳来将胎儿取出来,这样很容易对盆底肌造成损伤。
一旦盆底肌受到损伤,盆腔内的器官就无法维持正常的位置,从而导致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,比如像阴道松弛、盆底肌器官脱垂、大小便失禁、性生活障碍等。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产妇恢复身材,还能在产后42天后对盆底的8块肌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,减轻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的可能性,把生育引起的各种身体异常情况降低到最低。